复习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试考试大纲相结合,特别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高能力,填补常识、技能的空白。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三必学一物理要点整理》帮你金榜题名!
1.高三必学一物理要点整理
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相互用途的物体,假如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它们的总动量维持不变,即用途前的总动量与用途后的总动量相等.
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条件
①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
②当内力远大于外力时.
③某一方向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或该方向上内力远大于外力时,该方向的动量守恒.
3、容易见到的表达式
①p/=p,其中p/、p分别表示系统的末动量和初动量,表示系统用途前的总动量等于用途后的总动量。
②Δp=0,表示系统总动量的增量等于零。
③Δp1=-Δp2,其中Δp1、Δp2分别表示系统内两个物体初、末动量的变化量,表示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各自动量的增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高三必学一物理要点整理
1.在闭合电路中,当外电路的任何一个电阻增大时,电路的总电阻肯定增大。
2.滑动变阻器分压电路中,分压器的总电阻变化状况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段电阻变化状况相同。
3.若两并联支路的电阻之和维持不变,则当两支路电阻相等时,并XX总电阻;当两支路电阻相差时,并XX总电阻最小。
4.电源的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当内外电阻相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且值Pm=E2/4r。
5.导体棒围绕棒的一端在垂直磁场的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而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E=BL2ω/2。
6.在变加速运动中,当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或最小——常用于导体棒的动态剖析。
7.安培力做多少正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安培力做多少负功,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这类电能在通过纯电阻电路时,又会通过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3.高三必学一物理要点整理
1.内容:用机械时,大家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
①功的原理是一个常见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大家:用机械要省力需要费距离,要省距离需要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的。
③用机械虽然不可以省功,但人类仍然用,是由于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不少便捷。
④大家做题遇见的多是理想机械理想机械:用机械时,大家所做的功=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
3.应用:斜面
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
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
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
假如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则:FL=fL+Gh;如此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4.高三必学一物理要点整理
光的衍射现象
光绕过障碍物偏离直线传播路径而进入阴影区里的现象,叫光的衍射。光的衍射和光的干预一样证明了光具备波动性。小孔或障碍物的尺寸比光波的波长小,或者跟波长差不多时,光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衍射现象的特征:
①光束在衍射屏上的某一方位遭到限制,则远处屏幕上的衍射强度就沿该方向扩展开来。
②若光孔线度越小,光束受限制得越厉害,则衍射范围越加弥漫。理论上表明光孔横向线度与衍射发散角Δ之间存在反比关系。
产生条件
因为光的波长非常短,只有十分之几微米,一般物体都比它大得多,所以当光射向一个针孔、一条狭缝、一根细丝时,可以了解地看到光的衍射。用单色光照射时成效好一些,假如用复色光,则看到的衍射图案是彩色的。
衍射图样
①单缝衍射:中央为亮条纹,向两侧有明暗相间的条纹,但间距和亮度不同.白光衍射时,中央仍为白光,最挨近中央的是紫光,最离得远远的中央的是红光.
②圆孔衍射:明暗相间的不等距圆环.
③泊松亮斑:光照射到一个半径非常小的圆板后,在圆板的阴影中心出现的亮斑,这是光能发生衍射的有力证据之一。
衍射应用
光的衍射决定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气体或液体中的很多悬浮粒子对光的散射,衍射也起要紧有哪些用途。在现代光学乃至现代物理学和科技中,光的衍射得到了愈加广泛的应用。衍射应用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衍射用于光谱剖析。如衍射光栅光谱仪。
②衍射用于结构剖析。衍射图样对精细结构有一种相当敏锐的“放大”用途,故而借助图样剖析结构,如X射线结构学。
③衍射成像。在相干光成像系统中,引进两次衍射成像定义,由此进步成为空间滤波技术和光学信息处置。光瞳衍射导出成像仪器的分辨本领。
④衍射再现波阵面。这是全息术原理中的要紧一步。
5.高三必学一物理要点整理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天体水平}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1/2;ω=1/2;T=2π1/2{M:中心天体水平}
5.第一宇宙速度V1=1/2=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2=m4π2/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水平密度等;
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
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